时间:2022-08-27 00:29:07 | 浏览:921
来源:中工网
2021年底,由上海市杨浦区总工会等单位举办的杨浦职工家政服务职业技能竞赛鸣锣开赛。来自帮女郎母婴服务中心的李春兰,从进入决赛的40名家政员中脱颖而出,夺得全能赛第一名并被授予“杨浦阿姨”荣誉称号。
摄影 贡俊祺
作为全市家政服务大区,杨浦区家政行业目前拥有家政员近3万人。2011年从江苏盐城农村来到上海从事月嫂服务的李春兰,十一年间,她从一名“门外汉”修炼成杨浦母婴护理领域小有名气的“明星月嫂”。
精进母婴护理技能
中等身材、憨厚爱笑又有些害羞,是春兰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春兰告诉记者,来上海前,她已在老家做了多年育儿嫂,收入也还算可观。但是,好学上进的她不满足于掌握最初级的母婴护理知识,听闻上海育儿市场行情好,母婴护理水平高后,便只身一人从盐城前往上海滩闯荡,寻求机会提升自己的技能。
初到繁华的大上海,人生地不熟,要去哪里找一份育儿嫂的工作?“有需求肯定就有市场,哪里需求最大?肯定是妇产医院咯!”就这样,春兰来到了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附近,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岗位。
最终,她选择在帮女郎母婴服务中心扎下根来。初到岗位,技能不够用的恐慌感便扑面而来。因此,无论是岗前培训还是专业学校的专项培训,她一场不落,有序地学习了各项家政服务知识和技能,最终考取了上海市母婴护理和医疗照护专业证书。
有了证书后,春兰并没有满足于此,她想的是:要服务好上海的家庭,就要有真本领。上海家庭卫生习惯要求、饭菜制作要求、收纳整理要求,她都认真研究。为了学好技能,春兰还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走入居民家庭,免费帮厨做家务。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她,已经成长为一名明星月嫂。
比赛项目学以致用
杨浦区总工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这场家政服务职业技能竞赛,全区有近400名家政员报名参赛。在个人全能赛上,包括养老、母婴、急救、插花、收纳、烹饪等多项技能比武,对于家政员来说,综合素质要求极高。
面对行业内如林的前辈高手,春兰只能选择休息日或者宝宝睡着的时候抽空学习。“没有时间挤时间,吃饭行路学理论,起早贪黑练实操。”回忆起赛前准备的点点滴滴,春兰陷入感慨。她说,在烹饪这一环节,有个固定项目是炒土豆丝,除了色香味的要求外,土豆丝的薄厚也有明确规定。“为了练好切土豆丝,我整整吃了20天炒土豆丝,现在看到土豆就有些反胃。”春兰打趣说道。
在准备烹饪这一环节时,春兰还系统学习了月子餐的调味和搭配,这对她来说帮助很大。“月子餐味道清淡,如果搭配不好,产妇是很难下咽的。”她说,产妇吃不好不利于产后恢复,也不利于下奶。所以她特别重视月子餐的调配,运用食物本味增鲜提味,再通过均衡的荤素搭配、精美的摆盘造型,激发产妇的食欲,满足产妇的胃口。
练就“听哭辨意”绝活
一名合格的月嫂,不光是会喂宝宝吃奶、给宝宝换尿片,还得会帮助产妇做好产后恢复,观察宝宝成长情况等等。“月嫂说到底是个细心活儿,你得时刻注意观察,及时调整护理内容。”给宝宝喂奶、给宝宝洗澡和做抚触、哄宝宝睡觉、给产妇做月子餐、为产妇通乳……除此之外,还需要详细观察记录宝宝喝了多少母乳、大便的颜色和次数、宝宝每日的体温……一天24小时,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一刻空闲。
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春兰逐步摸索出一套“听哭辨意”的绝活。在常人听来并无差异的哭声,她却能准确听懂宝宝的意图。“声音洪亮,富有节律,持续时间长且声音由强转弱,多半是宝宝饿了。”春兰向记者举例说,如果宝宝哭声长短不一,还伴随着身子扭动,多半是宝宝感到身体不适,要及时为其换上干净的尿不湿。
帮产妇走出抑郁阴霾
近年来,孕产妇抑郁症发病率逐年走高,春兰在工作中,也曾照顾过一位患有产后抑郁症的产妇。“一到她家,我就发现她彻夜呆坐不愿休息,目光一刻也不离开宝宝。实在困得不行就眯一会儿,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将手伸到宝宝鼻子旁,感触宝宝是否还有呼吸,生怕宝宝一觉睡过去。”
春兰告诉记者,新妈妈过度保护自己的宝宝,很有可能就是产后抑郁的最初表现之一。于是,她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向专业的心理医生咨询,并阅读了相关书籍,进一步了解如何缓解产妇的产后抑郁,帮助产妇走出阴霾。“我一有时间就陪产妇说话,告诉宝妈‘孩子睡得很好,不用过度担心,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观察宝宝的情况’等缓解产妇焦虑情绪,同时劝导产妇丈夫尽快带她到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日常生活中多体谅新妈妈的情绪变化,对她多一些支持与谅解,避免争吵。”经过一系列努力,新妈妈终于走出了抑郁,回归正常生活。
高薪背后的酸与苦
隔上三四小时,就要给宝宝喂一次奶,加上随时处理宝宝不定时的啼哭。春兰坦言,带孩子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处于浅睡状态,宝宝一有动静就会本能地起来查看。“每当轮到休息日时,恨不得一觉睡上一天一夜。”
辛苦的工作,带来的自然是高额的收入,但另一方面也给春兰带来神经衰弱这一职业病。可相比于职业病,更令春兰难过的是雇主的不理解。
“下能照顾新生儿和宝妈,上能搞定守旧观念的长辈”的金牌月嫂,也会遇上不支持她工作的雇主。“有一次春兰甚至直接跑到我这里嚎啕大哭了一个小时。”帮女郎总经理陈平感慨道,春兰全心全意带孩子,却受到雇主误解和怀疑,内心肯定不好受。“春兰完全按照规范工作,我们肯定站在她这一边,还会告诉她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她也能很快调整情绪,眼泪一擦,回去继续工作。”陈平说。
为一位雇主服务的时长,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十一年来,经春兰之手带大的宝宝有六七名。春兰说,她服务过的绝大部分雇主都对她十分客气,宝宝跟她也很亲。每次和雇主家分别是她最难受的时刻。“宝宝哭,产妇哭,我也跟着哭,相处时间长了,大家都舍不得。”
月嫂这份工作,有欢笑,有泪水,也有心酸。谈及此,春兰说:“选择这行并不后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产妇尽快恢复,帮助宝宝健康成长,也算是我贡献给这座城市的一点微小价值吧。”
(据劳动报消息 劳动报记者 李成溪)
责任编辑:朱一丹
来源:中工网2021年底,由上海市杨浦区总工会等单位举办的杨浦职工家政服务职业技能竞赛鸣锣开赛。来自帮女郎母婴服务中心的李春兰,从进入决赛的40名家政员中脱颖而出,夺得全能赛第一名并被授予“杨浦阿姨”荣誉称号。
1、服务对象是不同的月嫂主要是护理坐月子的妈妈与宝宝,而育儿嫂主要是服务于0-3岁的婴幼儿,对他们的生活、教育以及日常生活进行照料。2,不同的工作内容月嫂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照料坐月子时的产妇,包括产妇的日常生活照料、母乳喂养指。
近年来,不少家庭选择请月嫂来照顾新生儿和产妇,也因此催生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在一些大城市,月嫂收费普遍高达万元左右。然而,月嫂素质和专业技能是否符合要求,一直是消费者最担心的问题。月嫂月平均工资15000元“一名合格的月嫂至少要经过孕妇护理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史超9月12日一则“出生6天宝宝被月嫂摔成颅骨骨折”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据媒体报道武汉市民李女士爆料今年6月,自己生产后为了让宝宝得到专业的照料以500元/天的薪资请了一位金牌月嫂照顾新生儿没想到宝宝出生第6天就因月嫂打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选择月嫂照顾产妇和婴儿呢?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以前请月嫂的家庭,非富即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家庭更倾向于请一个具备科学育婴方法的月嫂来护理宝宝。另一方面,传统的坐月子观念里面,很多方法都存在错误,月嫂经
那么,坐月子到底是找自家人好,还是找月嫂好。有关坐月子,现在有的人会选择自己的婆婆、妈妈来照顾月子。#在头条看世界#怀孕、生产、坐月子是一个女人一生中的大事。也有的人会选择请月嫂,来帮助自己或是家人度过生产后这段虚弱的时光。
贵阳的郑大姐是一名月嫂2017年,她到一户人家照顾刚刚出生的孩子原本合同期限只有26天但受雇主的委托郑大姐又继续照顾了孩子三年但就在最近郑大姐却和孩子的父亲发生了矛盾郑大姐:他家说我把孩子关成孤独症抑郁症,没有爸爸爱没有妈妈爱。说起这件事郑
婚前老公说他养我,婚后。之前的我对月嫂行业的了解很少,从来没想过做月嫂。虽然这个职业看着不起眼,但是收入竟然比大学生都高。01我叫张琳,今年30岁,我是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村妇女。在我结婚以后,因为孩子的事情,因为钱的事情,我和老公每天都在争吵。
许丛军摄/中新社“你家要请月嫂啊?11月10日,位于重庆观音桥的一家月嫂公司里人头躜动,在接待大厅里,不时有客人前来咨询月嫂服务。据家政服务平台——管家帮提供的数据显示,10年前北京有25%
文/孕婴帮,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现在越来越多的妈妈倾向于在坐月子的时候请一名专业的月嫂,这对于产后妈妈们的身体修复,美丽的修复以及宝宝的健康都有极大地帮助。一名专业的月嫂会为年轻的妈妈们消除产后的顾虑和忧郁,把无限的温馨注入到一个新的家庭。不
文|福林妈咪我记得之前315前夕,专为消费者维权的“1818黄金眼”节目曝光了一家月嫂中介,作为消费者的两口子因为自己发布了一篇不满月嫂服务的文章而不断被中介骚扰。两口子先后换了三个月嫂,不是两口子太挑剔,而是这些月嫂水准太差。
详细月嫂工作内容表,让你知道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的宝妈们都选择在坐月子里请月嫂,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家人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科学育儿。本期东莞爱启儿家政的王经理给大家说一下月嫂的具本要作内容。
月嫂,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行业,以前叫做乳娘、奶娘,是一些大户人家专门找来给孩子喂奶、照顾孩子和产妇的佣人。到了现在,月嫂是一些经过专门培训,拥有更科学哺育和照顾月子的经验的人。一般家庭中,充当这个角色都是婆婆或者妈妈。婆婆和妈妈虽说育儿经验丰
最近papi酱在节目中表示好阿姨比男朋友还难找,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想起自己换了三个月嫂的经历,真的是深有同感,不只是好阿姨难找,好月嫂也很难。分享我的换月嫂经历给大家参考,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月嫂。 中介的那些坑:坑1:生产完告诉你月嫂没档
女性在产后坐月子是个关键时期,既要调理自己的身体,还要照顾刚刚出生的宝宝,如果这个时候能有人来搭把手就好了。当然,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的妈妈或者婆婆,但是也有长辈不方便帮忙的情况,这就需要另想办法了。